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为积极响应鄂托克前旗委、政府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和包联驻村工作号召,今年4月份以来,旗法律服务中心派驻城川镇克珠日村工作队,紧紧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将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村集体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如何找到克珠日村产业发展‘牛鼻子’?”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难题,初到克珠日村,工作队便积极与村两委对接,大量走访干部群众、种植大户,虚心学习、深入摸查,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据了解,克珠日村地处蒙陕两地交界,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当地村民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收入较稳定,近年来,村集体注册“圪丑滩”商标并成立克珠日村农产品加工厂,但集体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分有限。
为了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继续发展壮大原有村集体产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与旗包联办、镇党委、包扶单位旗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深入沟通,决定以打造克珠日村“圪丑滩”农产品品牌为出发点,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道路。

驻村工作队以“口味混配,零添加绿色生产”理念为引导,将村集体特色产品“圪丑滩”手工炉馍配方进行优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将本村种植的甜糯玉米、干豆角等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真正做到把特色做优、优势做强。目前,克珠日村农产品加工厂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圪丑滩”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亮点,生产的手工产品深受我旗周边地区农牧民喜爱。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计划销售,并利用各类大型公益活动宣传“圪丑滩”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在鄂尔多斯市第四届农产品展洽会、鄂托克前旗那达慕大会召开期间,“圪丑滩”手工炉馍惊艳亮相,取得良好口碑,有效拓宽了村集体产品销售渠道,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圪丑滩”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集体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为本地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目前已为本村10名社员提供短期临时性就业岗位,人均增收4000-5000元。“现在周围的村民都会过来购买我们加工的产品,自己产的吃着也放心。冬天不忙的时候,我们就过来干活,一天挣二百块钱,能干两三个月,加上集体经济入股分红,一年下来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克珠日村村民王翠梅满意地说。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克珠日村农产品加工厂共销售“圪丑滩”手工炉馍2600余件,总计13000余斤,创造经营性收入22万余元,7名入股社员人均分红3万余元,成功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去年翻一番的目标。
“在包联单位的鼎力相助下,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与包联单位的合作沟通,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销售模式,进一步打通农产品销路,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我们“圪丑滩”手工产品的经典好味道。”克珠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海峰说。
下一步,鄂托克前旗法律服务中心派驻城川镇克珠日村工作队将继续紧密结合包联驻村工作,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延伸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为鄂托克前旗“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贡献力量。(高根)
来源:鄂前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