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闻记者刘恪生
1月下旬,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发文,认定大安区为“省级食品安全区”。由此,大安区新添一张有份量、叫得响的省级名片。
三年的创建过程中,大安区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探索全过程智慧监管新模式,严格把控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近三年来,全区无食品安全事故,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总量从2018年1358份、3份/千人提升到2019年1676份、4份/千人。建成高标准农田18.92万亩,建立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场31个。

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区54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三品一标”企业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逐步建立起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通行证”和“安全阀”。

不仅如此,还成功创建自贡江南春大酒店等餐饮示范店32户、“餐饮安全示范一条街”2条、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团结镇,10个食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31个无公害农产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3个。全区形成了党政齐抓同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