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网 - 农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K.biz | 商业搜索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信息来源:agro-china.com   时间: 2021-07-18  浏览次数:0

湖南自古被称作鱼米之乡,三农产品数不胜数,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是张家界及益阳的两种特产产品: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张家界莓茶产业简介

“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和典型的类茶植物。张家界莓茶因表面有层天然白色植物霜而得名,又称藤茶、神仙草、土家甘露等,是张家界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

张家界莓茶主产区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素有“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之称。近年来,永定区将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发展,2019年全区莓茶种植面积达6.5万亩,主要集中在茅岩河镇、罗塔坪乡、三家馆乡、桥头乡、罗水乡等5个茅岩河流域的乡镇。全区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80余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全区莓茶加工注册产品有茅岩莓、灵洁、仙踪林、银嗓子、土家贡、天门郡、澧康、大米界雪茶、神堂莓、显茶等20余个品牌,莓茶深加工产品已成功开发出面膜、牙膏、含片、黄酮营养液等系列深加工产品。2010年永定区“茅岩莓茶”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茅岩莓”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019年,永定区莓茶产业实现产值12.75亿元。

经科学考证,张家界莓茶是经过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只生长在张家界海拔400~1300米云凝雾绕的张家界原始森林红砂岩中的一种珍稀物种,其生长环境不能受任何污染。永定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以山岳地貌为主,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10℃年积温5572℃,年均无霜期268-270天。年降水量1343毫米,年日照时数1372.3小时。全年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昼夜温差大。由于张家界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独有的气候条件,产出的莓茶富含黄酮,其黄酮平均含量水平远超全国其他地区,最高检测含量达37.81%。

莓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神龙尝百草时期,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莓茶为古茶勾藤,在《明洪武实录》《明史》《崇陵传信录》等史册均记载了这一能治百病的神草。张家界莓茶始于元末明初的张家界永定区的茅岗土司禁地,是张家界土家族、苗族常用药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永定乡土志》史册中有明确记载,当地群众都把此茶认为是神灵对土家人的恩赐,将其尊称为“土家神茶”。1995年开始进行仿生态种植,发展至今已人工种植3万亩。

莓茶经济比较效益突出,当年种植、当年即可受益。按种植1亩计算,第二年鲜芽叶亩产可稳定在250公斤,2017年收购平均价为40元/公斤,亩产值达100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当地生产农户已成熟掌握野生莓茶驯化扦插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和产后简单的初加工技术。至今,莓茶产业已累计直接或间接带动6000余永定区山区农户致富,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农户人均增收2000-4000元不等,张家界莓茶产业已成为公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永定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为永定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劲有力的发展支撑和强劲动力。

未来五年内,永定区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致力将莓茶打造成与安化黑茶齐名的全国名茶,推进我区茅岩河镇、罗塔坪乡、三家馆乡、桥头乡、罗水乡等五个乡镇的莓茶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10万亩,到2023年底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赫山兰溪大米简介

千顷稻花香,一梦到兰溪;赫山兰溪因溪泽生兰而得名,境内农田广布,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兰溪米市,一直都是我国著名十大米市之一。

为更好的发展赫山兰溪大米,将赫山兰溪大米打造成一个中高端大米品牌。2018年5月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农业局等科局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赫山区绿色高端稻米协会,专门负责“赫山兰溪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与管理工作。2018年6月5日,赫山区所辖笔架山乡、兰溪镇、欧江岔镇、泉交河镇、八字哨镇、岳家桥镇、衡龙桥镇、沧水铺镇、龙光桥镇(原石笋乡除外)的 9 个乡镇,3万公顷水稻被正式划定为“赫山兰溪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2019年1月17日“赫山兰溪大米”正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授牌,是我区第一个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

赫山兰溪大米具有谷壳较薄,米粒饱满、细长、质软、清香,表面光洁,垩白较少。米饭洁白光亮,香味浓郁,口感柔软有弹性,凉饭不返生,煮粥米汤粘稠,入口润滑的优良品性。赫山兰溪大米长宽比≥3.4,直链淀粉含量14.0~18.0%,垩白度≤3%,千粒重18~22克,加工粹米粒率≤5%。品种纯正,单一,无调和米;保持大米自然清香,加工过程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香精等。保证源粮质量,每批次原粮都经过检测,任何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过国家标准的稻谷不得用于加工赫山兰溪大米。包装为真空包装,内真空袋规格为0.5-2.5公斤,外面为纸质或其他质地盒式包装。符合国家大米食用标准,农药残留、重金属不超标。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湖南三农产品名片:张家界莓茶与赫山兰溪大米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