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网 - 农产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走进襄阳
V.biz | 商业搜索

“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走进襄阳

信息来源:agro-china.com   时间: 2020-06-10  浏览次数:0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6日电 (胡传林 张红)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12日-14日走进湖北襄阳枣阳市、宜城市,深入养殖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动物屠宰企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公司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等单位,检查舌尖上的安全。

本次活动由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承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主题为“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参加此次踏访活动的有省人大相关部门、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央、省级多家媒体记者。

湖北贝迪鸽业有限公司位于枣阳市兴隆镇杨楼社区,距枣阳市区15公里,占地200亩,已建成标准化鸽舍50栋,存栏肉鸽种群10万对,年出栏乳鸽180万只。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肉鸽养殖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单位。

参观人员经过两关消毒,然后套口罩,穿隔离衣,进入鸽舍。记者看到,每排鸽舍前都悬挂有标示牌,上面详细注明了消毒时间及防疫记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对种鸽每年要打两次疫苗,技术人员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抽检,如果发现某只种鸽没有产生抗体,就要对其补打疫苗,还不能产生抗体的就要对其进行扑杀处理。如此才能保证其哺养的乳鸽安全进入市场。

枣阳市骏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肉牛养殖、繁殖、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养殖场,占地面积62亩,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牛舍7栋,运动场地252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办公室、药室、消毒室和草料库、,粪污治理实行床场一体化模式。现存栏肉牛600头,其中能繁母牛380头。

记者看到,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有两个标牌。工作人员介绍,一个标牌是该牛进入合作社前相关记录,另一个标牌是进入合作社后相关记录。

记者随机拍下一头标号为6040的黄牛,通过合作社后台网络系统,可以清楚查到该牛的出生日期、入场时间及体重、检疫时间及其它相关信息。

在随后一天多的时间里,踏访组还先后参观了枣阳市兴隆镇动物检疫申报点、枣阳市禾和动物无害化处理有限有司、襄阳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枣阳市振泰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循环农业项目、枣阳市恒农牧业有限公司、枣阳市梁庄蛋鸡养殖合作社等单位。

近年来,枣阳市着力在依法治牧保安全上狠下功夫,紧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放松,全面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找、责任可追究”的监管体制,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该市以执法为基础,监管队伍全覆盖。他们按照监管类别成立执法中队,分别成立了城区、乡镇、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四个畜牧执法中队;成立了屠宰场、城区检疫申报点二个检疫专班,一个省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全市17个乡镇下设17个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按规范填写养殖档案,不按规定建立兽医饲料购销台账等违法行为的责令整改,并依法处罚;对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从严从重处理,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强力推进畜牧综合执法工作。

13日下午,踏访组又转战至宜城,对该市管辖的襄阳九鼎牧业有限公司、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及其生猪屠宰厂、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685蛋鸡场进行参观、检查。

在襄大农牧有限公司685蛋鸡场,其“智能生产、标准防疫”的现代化养鸡设备引起参观人员极大兴趣。记者参观发现,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化层叠式养鸡设备,集蛋、喂料、刮粪全程自动化,配备智能温控系统、自动换气过滤系统,鸡舍内始终保持恒温,无异味。

近年来,宜城市强化“四大监管”,构筑畜产品质量安全坚实堡垒。该市实施“从养殖到餐桌”全程监管,确保各环节无缝对接。

一是加强畜产品投入品监管。建立购销台账,实行溯源管理,对全市所有畜牧投入品生产企业进行登记备案,保证入市投入品可追溯。

二是加强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积极推进养殖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进一步健全无公害畜产品工作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牲畜二维码标识信息化管理,落实生态环保的生产理念,建立产地准出制度,推动全市畜牧产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加强畜产品屠宰环节监管。该市从规范生猪入场检疫开始,进一步稳定屠宰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官方兽医派驻和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对屠宰的生猪实施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出具检疫证明,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出场上市。

四是加强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协作机制,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实行定期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畜禽蛋批发交易市场、大中型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城区重点用肉单位和大型餐饮单位的监管,保障消费者食肉安全。(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产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