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正式开播,拉开了春播工作的序幕,全区春耕也从巴彦淖尔市开始由西向东陆续展开。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成为今年春耕生产的主线。
据了解,2019年,巴彦淖尔市采取加大补贴力度、发展订单小麦、套种等多种措施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面积要稳定在5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60亿斤以上。订单小麦成为重点。另外,各地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展步伐,培育高效特色农业,频频打出组合拳,特色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这两天,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各乡镇与小麦种植户签订2019年的小麦种植订单,并按照 “天赋河套”品牌要求,介绍种植要求、收购价格等。临河区狼山镇幸福村种植户张志华就是其中签订订单的一位。
张志华:我们签这个合同就是按“天赋河套”这个标准要求的,我们这个小麦都是头等,我们那个地方适应种小麦,我们能浇上及时水。
公司与农民签订种植的绿色、有机、富硒小麦,以每公斤4元—6元的保护价收购,高出市场价1块多钱,临河区新华镇隆盛村八社种植户马刚算了一笔账,
平均每亩可以多增收1000元以上。
马刚:每亩地净拉到八百四五十斤,平均的效益是可观的,收价在两块半以上,我今年追加了500亩订单。我们就是依照天赋河套的要求种植,保证种好。
今年,巴彦淖尔市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生产,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补贴等多项举措,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特别是扩大绿色、有机小麦和富硒、富锌等特色小麦生产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订单种植,新增优质小麦面积20万亩以上,总体河套灌区的小麦要达到110万亩以上。巴彦淖尔市农机推广中心粮食科科长马军成:
马军成:今年市里面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连片500亩以上补贴150块钱,加上麦后复种再补贴100块钱,对呀,一亩地的补贴就能上到250块钱,将也大大的促进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2019年我们的粮食面积要稳定在5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60亿斤以上。
随着“天赋河套”品牌的打响,巴彦淖尔市同时也积极培育高效特色农业,在五原县胜丰镇新红村,晏安和桥香蜜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赵毛有种了十几年的灯笼红香瓜,今年他承包了三座温室大棚种植灯笼红,预计五月初可以上市。赵毛有告诉记者,今年的香瓜长势良好,预计每棚收入至少30000元。
赵毛有:我种瓜种了十来年了,一直就种小瓜子,灯笼红,现在就用的水肥一体,用的有机肥和水溶肥,上的滴灌,又省工又省钱,现在瓜的品质也上来了,我们想能搭上这个天赋河套这个品牌哇,能卖上好价钱。
晏安和桥香蜜瓜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六十九户,温室大棚有140栋,全部种植灯笼红香瓜。随着“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合作社计划申请加入这一品牌,让灯笼红香瓜进一步提高美誉度、知名度,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合作社负责人张建军:
张建军:咱们以前申请了无公害农产品,有这个追溯体系,从网上可以直接查每个农户的种植情况,包括整枝、施肥,都可以查到。现在我们经过这几年的种植,现在准备申请咱们这个天赋河套公用品牌,希望申请到这个公用品牌,能让合作社的香瓜,收入更高,走的更远。
巴彦淖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展步伐,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好、农民致富快的新路径,助跑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陕坝镇的“康尔徕”是全区著名商标瓜果、蔬菜因主打绿色无公害而畅销区内外。这几天,康尔徕的青椒、番茄等秧苗的育苗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走进温室大棚里,前段时间培育的香瓜苗已经呈现出一片绿意,水灵灵的秧苗挨挨挤挤。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九组村民王宏和工人们正在为秧苗除草,他告诉记者,这批秧苗是第一批培育的,20号左右就可以上市。
王宏:我种的连包的带种的自己的十五个棚,大致(育)成的是5万盘,青椒、番茄、香瓜苗这些,毛收入应该是在50万,纯收入应该在25万左右,我们这个地方可以说跟上这个育苗家家户户沾上光、发了财。
从一笔笔的收入帐来看,育苗产业实实在在富了农民,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据了解,康尔徕园区今年共种植了80万盘各类秧苗,到5月底全部出苗,直接利润达800万元。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康尔徕园区农民不断学习新经验、试验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不断将育苗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王宏:我们康尔徕这个育苗产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市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最近市委政府提出“天赋河套”这个公用品牌,咱们康尔徕也应该积极响应,借助这个“天赋河套”这个品牌,把我们康尔徕这个育苗产业搞的更好,服务更多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