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南通市优质农产品喜添“国字号”名片。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联合认定了84个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我省4个地区入选,海门位列其中,被评为海门山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据介绍,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山羊产业已成为海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海门山羊,又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世界惟一的笔料毛山羊品种,并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多年来,海门重视扶持山羊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方法,成为江苏省惟一山羊产业基地,打造江苏省惟一山羊文化特色小镇,海门山羊肉烹制技艺被评为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首届中国山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也在海门成功举办。近年来,海门山羊年饲养量在100万只以上,加工销售羊肉1.2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
提起海门山羊,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海门名菜——红烧海门山羊肉,肥嫩鲜美、膻味小、肥瘦适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多年来,南通市已先后举办了七届中国海门山羊节,举办了首届伏羊节,并多次赴上海等地举办海门山羊产品推介会,央视摄制组多次来海拍摄海门山羊专题片,真正达到了“海门山羊,羊名天下”的效果。
据介绍,现阶段,海门正在全力打造“海门山羊”区域公用品牌,海门山羊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全速迈进。南通市设立了海门山羊产业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00万元,扶持海门山羊产业发展,通过数十年来的精心打造,已健全了质量标准、良种繁育、科技支撑、产业化经营四大体系。南通市先后制订了山羊产业省级地方标准7项,建立健全了从品种到产品的海门山羊产业标准体系,创建了江苏省海门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场(海门山羊种羊场)为核心的海门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每年向社会提供纯种海门山羊种母羊两万只的生产能力,为海门山羊产业发展提供了种源保证;建立了海门山羊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加强科学养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建立了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海门山羊产业统一良种苗羊、统一饲养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成羊、统一加工生产、统一品牌销售“六统一”的发展模式。全市已建成规模羊场285个,其中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规模羊场57家;培育海门市东方雁食品有限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年深加工山羊36万只,年生产红烧海门山羊肉5760吨,年销售额6.9亿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饲养及养羊专业合作社逐步兴起,海门形成了规模化养殖和传统散养相结合的山羊产业格局。下阶段,海门还将进一步构建海门山羊优势区,推进海门山羊标准化养殖场、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争取到2020年底形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系列标准。同时,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打造海门山羊产业集群,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 (来源:海门头条 编辑:陈茜)